跳到主要內容區

112-113年高教深耕計畫摘要

ImgDesc

分項計畫1. 跨域創新學習,開南智慧學園

以「多元智慧理論」為教育主體概念,設置符應國家社會重點產業人才需求之五類跨院智慧創新學習中心:「智慧物聯網學習中心」、「人工智慧學習中心」、「智慧物流研發暨無人機訓練中心」、「觀光智慧學習中心」及「語言智慧學習中心」,做為整合跨領域創新課程模組/學分學程之授課師資暨專業交流成長、課程發展及學生學習輔導支持系統之平台,以提升學生資訊科技能力、語言能力、跨領域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並研擬以微學分課程、模組課程、學分學程、通識課程共同推動STEAM教學。在推動策略上,本計畫亦將延續及精進部分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作法,持續推動教師創新教學、改善教學品質及強化教學支持系統。

 

分項計畫2.深化國際交流、提升國際競爭力

致力推動以國際化為主軸的校園,因應「國際化」與「全球化」,推動一系一特色,一系一結盟,在第一期高教深耕計畫主要以「深化國際教學口碑,維持對日交流領先」,本期將精益求精,從深化國際交流、提升國際知名度、強化國際移動力及優化友善國際校園等四個面向著手,全面提升本校國際競爭力,奠定永續經營基礎。

 

分項計畫3. 強化職能輔導,提升共通職能能力

本計畫期望結合學習與生活共同強化職能輔導,從強化心理健康素質,提升共通職能能力、培養素養導向學習能力、提升性別平等意識三大主題,培育學生面對職場的挑戰、滿足產業界對「創新能力」、「敬業與負責」及「合作能力」求才之需求。

 

分項計畫4. 生活美學與永續生活推廣

本校將從自身大學品牌形象提升、校內課程內容多元豐富化,搭配美學體驗實作與實踐,漸進提升本校教職員工生的美學智商,讓美感自然存在校園日常生活中,並將美學教育之體現與成果,帶進在地商家、企業乃至國際交流場合,推廣美學教育。此外,藉鄰近桃園國際機場地利之便與本校國際交流頻繁之實,在校園與校外展開國民外交,讓國際生與國際友人認識道地的臺灣飲食文化,開展如台灣料理與台灣茶文化。另一方面,導入永續知識於校內課程,讓教職員工生接軌永續發展之未來趨勢並將其知識與應用推行至地方社會,協助永續發展,邁向淨零社會。

 

分項計畫5. 創新遠距課輔教學設計模式

「學習無距離資源共享計畫」,透過資訊科技提升本校學生、當地居民及偏鄉民眾學習資源共享服務,克服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創造高教公共性價值,並能提升大學社會責任實踐,連結在地特性與人才培育工作。本計畫涵蓋深化中小學學習知識、原住民文化知識、及科學教育等內容,以能深化地區民眾知識、減低偏鄉學習資源落差、建全科技數位應用等。

 

分項計畫6. 校務研究系統建置與智慧治理

本校為落實國家政策「校務專業管理」、本校中長程理念「形塑品牌校務永續化」透過校務資料庫及校務研究的導入,建立真實數據、正確方法,以提供能合理判斷,並提供具體建議的校務管理與決策機制;發掘有利校務推動的議題,發展永續經營的院系專業特色,以形塑品牌推動校務永續化。校務研究資訊平台系統建置後,除可強化校級計畫管理行政效能,落實校務資訊公開,強化透明度,並提升院系專業教室及設備之使用效能外,同時可整合學校各處室對校務研究有利資料並定義欄位分析。透過大數據AI分析工具,分析出校務研究結果,提供學校在未來校務發展的精進策略。

瀏覽數: